上海市首家新华书店复业!“书香气”正在回归
5月14日上午,新华书店上海金山朱泾店正式重启,成为上海市首家恢复线下营业的新华书店。 据悉,为了严格落实防疫措施,书店所有员工均来自防范区,点对点通行,往返于居住地与工作地。所有进入场所管理的物品实施非接触式交接。店内每日对环境实施不少于两次的消杀,对人员经常接触的公共用品(设施、洗手间等)实施不少于三次的消杀。门口张贴场所码,顾客逢进必检、凡进必扫,不漏一人。同时,进店顾客需配合一戴三查,即
编辑:央视新闻客户端日期:2022-05-16重庆:汽车博物馆展现“三线建设”历程
5月14日,观众在重庆红岩重型汽车博物馆参观。 5月14日,观众在重庆红岩重型汽车博物馆参观。 5月14日,观众在重庆红岩重型汽车博物馆参观。 重庆红岩重型汽车博物馆位于重庆市双桥经开区,以三线建设历史为主要内容、以四川汽车制造厂发展历程为展示主体,是重庆首个三线建设历史博物馆,重点展现我国三线建设发展的光辉历程。
作者:王全超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5-16黄河丝路融媒网与互联星空国际文化传播集团中国有限公司正式签约新媒体直播技术合作
近日,黄河丝路融媒网与互联星空国际文化传播集团中国有限公司签订了广电云直播平台的合作协议。参加当天签订仪式的有黄河丝路融媒网总编黄贞,互联星空国际文化传播集团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毅。黄河丝路融媒网营销总监黄捷主持了这次签约仪式 据介绍,黄河丝路网成立于2017年9月13日,做为一家集网络新媒体、广告代理、营销策划、文化交流、展览展示于一体的文化传播的新媒体,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
作者:雯雯日期:2022-05-14由五四运动,看青年先锋力量
2021年,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掀起现象级热潮。这部剧真实的还原了历史,让当代青年了解到革命先烈们为救中国人民于水火之中做出的卓越贡献和巨大牺牲。剧中一场景印象尤为深刻,当时的外交总长汪大燮紧急见北大校长蔡元培,说他在巴黎和会中救不了山东青岛,只能靠学生们了。蔡元培说:我乃一介书生,我能做什么?汪大燮说:你能,你有北大,北大后面有个中国,四万万中国人只要一条心,中国就不会亡!蔡元培告诉汪
作者:汪滢日期:2022-05-13让文物数字化展示与传播 江苏推动打造“无边界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考古江苏展描绘灿烂历史。(资料图) 泱波 摄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江苏省文物局局长拾峰12日在南京表示,近年来,江苏主动适应数字化时代文物价值展现方式和创造方向,推动打造智慧博物馆无边界博物馆,让文物数字化展示与传播。 当天,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江苏主会场活动启动仪式在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西馆采用线上线下融合、两
作者:徐珊珊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5-13兰大青年活化传统村落续乡土创造力 携村民讲好古村古事
兰大文化行者志愿者开展传统村落活化志愿服务活动10年,为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提供年轻人创意方案。 兰州大学供图 以传统村落古民居、非遗民俗等为素材,开展传统村落+儿童乡土教育村民参与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与宣传等主题活动已连续开展传统村落活化志愿服务活动10年的兰州大学文化行者志愿者,探索并形成了协助传统村落居民共同活化古村、激活社区公共文化的志愿服务模式,为传统村落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若干年轻人的
作者:丁思 张婧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5-13杭州:文化引领道路 乡情凝聚人心
近年来,杭州市拱墅区石桥街道积极探索文明实践工作新路径,以社区文化家园为依托,将道德讲堂、志愿服务站、文化广场等场所全部纳入实践场所建设范畴。 该街道全力打造红色义工社暖心连线社等特色品牌,强化领军人物引领作用,以成果展示墙、文艺节目展演等形式,充分展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成果,因地制宜打造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打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作者:孙鹏编辑:人民网-浙江频道日期:2022-05-13文化逆旅:乡村旅游为何越来越红火?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根据各地推荐,推出乡村四时好风光春生夏长 万物并秀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13条。这些线路以赏花踏青、农事采摘、田园观光、民俗体验、亲子休闲等为重点推荐内容,旨在满足人们就近出游的美好生活需求。 上世纪80年代,我国乡村旅游从一张桌子,几条板凳的农家乐起步,逐渐发展壮大,成长为国内旅游业重要的一支。尤其自2013年以来,乡村旅游进入快速发展期,并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目
作者:尹 婕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期:2022-05-12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有望年中对公众开放
这是5月10日拍摄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简称香港故宫)10日宣布,博物馆大楼顺利竣工,内部工程及展厅装修已接近完成,预计将于今年年中对公众开放参观。
作者:王申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5-12书画家曹彬艺术简介
曹彬,号默言,斋号无为轩。安徽芜湖人,久居北京。 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 中国扇子艺术学会会员。 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中国画艺术创作研究院院士。 北京德贞文化艺术馆特邀书法家。 中国东方巨龙书画艺术家研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会员。 中国行为法学会廉政书画院会员。 他自幼酷爱书画,勤奋好学,攻学诸书。楷书初学柳公权《玄秘塔》、后学欧阳询《九成宫》。行书临习王羲之、赵孟頫。隶书先后
作者:雯雯日期:2022-05-11海南文昌侨村:孝道美德传承百年 农旅融合焕发新生
图为茂园村传统文化馆。 骆云飞 摄 连心路齐心坝团结渠同心闸婶嫂井在海南侨乡文昌市公坡镇水北村委会茂园村,这些有着特殊意义名称的基础设施,是村民口口相传的骄傲。近年来,茂园村将传统文化、乡俗美德融合一体,协力建设美丽乡村,焕发出新生机。 图为茂园村连心路。 骆云飞 摄 茂园村全村仅20余户村民。记者近日走进茂园村,这里树木环抱、绿意盎然。百余年来,茂园村以一家有难,全村帮忙、济困扶危,人人担当
作者:张茜翼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5-11网红书记巧遇“隐身作者” 抖音视频反映邻里故事
4月18日,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津桥街道河畔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丽娟带领我们志愿者组织核酸检测时,现场一位女士让我们眼前一亮:请问您是不是抖音作者刘洪?简短寒暄后,我们三人相视一笑,多日寻找未果,竟然在这里巧遇。 事情得从一篇报道说起。 4月9日下午,核酸采样结束后,王丽娟与我聊起家常,说起自己带领大家没日没夜地工作,为确保园区实现零感染目标,大家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王丽娟眼里闪着泪花,拿出
作者:杨国良编辑:中国社会报日期:2022-05-11图书馆“分馆”开进市民家中,家庭藏书变身“馆藏”
晚上10:20,叮咚一声,广东省佛山市民郑蕊畅收到了一条手机通知,这是她收到的第一条借书订单。她既不是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员,也不是书店店主,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有两个爱看书的孩子。 这样的叮咚声,可能在佛山很多市民的手机上响起。2021年4月,佛山市图书馆的家藏图书共享计划易本书上线试运行小程序。易本书(英文名称EX-BOOK!)是一本书,更是交换书。市民可以上传家中闲置的图书供人借阅,也可以借阅
编辑:中国青年报日期:2022-05-10“90后”警花用漫画记录国门战“疫”的硬核青春
29岁的张露文是一名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在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从事出入境旅客查验工作。她用漫画描绘了自己与战友们守卫国门的战疫日常,用年轻人特有的方式展现了青年民警的硬核青春。 以下是张露文的自述: 我叫张露文,是一名移民管理警察 由于疫情的原因,我们从这样 变成了这样 我们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出入境旅客实施边防检查 守卫国门安宁 筑牢外防输入的坚固防线 疫情防控对我们的查验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
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5-10人民艺术家秦怡9日凌晨逝世,享年一百岁
1922年1月31日,秦怡出生于上海。 2022年5月9日,这个中国百年电影史的见证者和耕耘者,这个人民艺术家和最美奋斗者,走完了整整一百年的光影人生路,于4时08分在华东医院逝世,享年一百岁。 她曾经,是《遥远的爱》里脱胎换骨的进步女性余珍;是《铁道游击队》里机智勇敢的芳林嫂;是《马兰花开》里性格坚毅的铲运机工人马兰,是《女篮5号》中饱受苦难却依旧乐观的林洁,也是《青春之歌》中视死如归、大义凛然
作者:孙佳音编辑:新民晚报日期:2022-05-09又是一年母亲节丨你对妈妈说过“我爱你”吗?
5月8日是母亲节。有人说过,在所有关于母亲的关键词里,我们最应该提起,却最容易被遗忘的,是我爱你。 那么,你和妈妈说过我爱你吗? 小朋友展示母亲节主题绘画。中新社记者 韩苏原 摄 爱 是我抱住年迈的你 53岁的刘先生系着围裙,端着菜从厨房出来时,他86岁的老母亲正蹒跚走过客厅。 我看着妈妈的驼背,很自然地和她说,妈妈我爱你。刘先生的声音带着笑意:她听了以后咧嘴开怀大笑,一脸幸福,说我没有白疼这个
作者:刘越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5-09新疆浙江两地“绣娘”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提高产品附加值
布如力斯开克正在教当地的绣娘们学习婺绣技艺。 余菡 摄 随着现在手工刺绣规模的慢慢扩大,更多的人了解学习婺绣,婺绣技艺会逐渐融入柯尔克孜族传统刺绣技艺,婺绣将来一定能够在祖国西部开花结果。8日,新疆温宿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柯尔克孜族刺绣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布如力斯开克如是说。 连日来,布如力斯开克带着绣娘们学习婺绣、苏绣,共同完成了一幅以红、蓝、绿为主色的花卉作品。 温宿县博孜墩柯尔克
作者:王小军 蒋磊 余菡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5-0999岁乡村老人的一生牵挂:一方读书室 代代追梦娃
庞爷爷图书室中的部分旧书。 张雨滴 摄 一定要把图书室好好办下去。在杭州市余杭区仁和街道云会村,一名99岁老人在临终前嘱托道。21年前,为了让村里的孩子们有书看,古稀之年的退休教师庞汝勋用退休金置办图书与桌椅,把自家房子掰出一半,创办了村里第一家免费图书室。 21年来,这里成了一批又一批乡村孩子汲取课外知识的窗口、接触广阔世界的小港湾,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作庞爷爷图书室。2022年5月3日,99岁的
作者:张煜欢 胡子裕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5-07女台青长沙“掘金”文创:唤醒城市文化记忆
台湾青年戴翎怡。 向一鹏 摄 位于长沙城北的一个文创工作室里,台湾青年戴翎怡正在向客户讲述其团队设计的文旅地图、邮票、考古卷轴等文创产品。 这些产品很受市场欢迎,比如考古卷轴,它能清晰地反映长沙一段时间的考古成果,帮助民众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在戴翎怡看来,文化要通过文创的形式被用起来,往后延伸的这种文化传播,才是真正骨子里头的东西。 戴翎怡团队设计的文旅地图、印章等文创产品。 向一鹏 摄 今年
作者:向一鹏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5-06湖北南漳:非遗传承人指尖掐出“铝老虎”
任继红制作的掐丝珐琅画老虎 刘江 摄 历时半年,湖北南漳县非遗传承人任继红用铝丝制作出11幅与虎相关的掐丝珐琅画。 记者5日在其工作室看到,11幅虎画均已装裱完成,画中的老虎造型各异,惟妙惟肖,充满质感。除了掐丝珐琅画老虎,任继红还以生旦净末丑为主题,创作了5幅色彩惊艳,立体感强的戏曲脸谱。 任继红制作的掐丝珐琅画老虎 刘江 摄 掐丝珐琅画也叫景泰蓝工艺画,是传统金属珐琅制作技艺与绘画艺术的结
作者:湛晓靖 高原 胡传林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5-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