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9月13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逐梦青春护水韵 青春力行践初心

——西安工程大学“水韵长安·清源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秦岭北麓助力生态环保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近日,西安工程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水韵长安·清源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秦岭北麓,通过实地调研、科普宣传、科技参访等多形式实践,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注入青春动能,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团队成员出发前留影

护鸟宣传入乡村 共生理念润民心

实践团深入长安区荆寺一村,开展“爱鸟护鸟、生态共赢”主题宣传。队员们通过张贴珍稀鸟类科普海报、发放图文保护手册、设立现场讲解点等方式,向村民普及秦岭地区朱鹮、红腹锦鸡等珍稀鸟类的生态价值与保护措施,宣传生物多样性对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的关键作用。团队针对村落周边林田交错带的潜在生态隐患区域开展环境清理,优化鸟类栖息环境,营造人鸟和谐共生的生态空间。团队同步开展问卷调研,梳理村民对鸟类保护的认知情况与关注热点,为后续开展精准化科普宣传提供有效依据。系列行动不仅显著提升了村民主动护鸟、科学爱鸟的意识,也为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奠定坚实基础。

团队成员荆寺一村分发节水护鸟宣传单和环保宣传手册

团队成员张贴节水护鸟宣传海报

黑河调研探水情 精准监测助治理

实践团赴黑河中下游沿线殿镇、金盆村、东火村等地,开展流域水质调研与节水治理综合行动。队员们运用样线法与样方法,对河道沿岸植被类型、分布特征进行科学记录。在黑河沿线,队员们严格遵循监测规范,在不同河段分层采集水样并现场测定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COD)、氨氮等多项关键指标,初步形成黑河流域水质基础数据库。

期间,团队同步开展节水宣传与农村污水治理模式考察。队员们深入农户家中,发放节水宣传资料,结合生活实际演示节水技巧,引导村民转变用水观念。针对沿线村庄,团队重点调研了“分类收集+集中处理”生活污水治理模式的运行情况,详细了解处理设施建设、运维成本及实际效果,为农村小微水体治理提供第一手资料和建议。

团队成员采集水样图片实录

团队成员沿黑河中下游沿岸采用样方法统计生物多样性

科技赋能水再生 循环利用谱新篇

实践团走进西安市第二十四再生水厂进行参访学习。在水厂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团队成员系统参观了污水处理的全流程工艺单元,了解了各单元的设计原理、运行参数及处理效果,感受科技创新在水资源循环利用过程的应用。

队员们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就工艺优化、能耗控制、污泥处置等专业问题与技术人员展开了深入交流,了解到该厂生产的再生水不仅用于城市绿化浇灌、道路清扫,还作为生态补水进入河道,有效改善了河道水环境质量,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

团队在第二十四再生水厂工作人员带领下进行现场参观学习

队员纷纷表示,此次社会实践不仅深化了自身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增强了大家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念与决心,是秦岭脚下一堂生动的“生态思政课”。从乡村节水宣传到再生水技术体验,从黑河水质监测到民众环保意识唤醒,团队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深刻内涵。

未来,实践团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继续整理调研数据、撰写报告,为地方水环境保护提供决策参考,并依托校园平台开展环保宣传,带动更多青年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和传播者,为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贡献青春力量。

(供稿人:刘婧 马健容)

团队成员于金盆水库前留影

上一篇:陇州非遗实践:传统技艺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生
下一篇: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团队华坪行